天上王母娘娘養正真經

修身第一章

養性修身,是乃人之大本;正心誠意,則為我所深耕。


動靜時勤檢點行為,日懍修持,父母恩同天地,孝行無虧

祖宗。澤及兒孫,敬心莫失,知思源自當報本;能改過應

要修功,出迷途而入覺路,登彼岸以進玄門。


鎻來意馬心猿,如如不動,鍊到真靈正氣,在在常存,

精氣神三寶長生,愛惡欲七情永滅,敦八德希賢希聖,

守三綱治國治家上體天心以好生,下悲物命而戒殺,

學君子之謙謙,朝乾夕惕,法聖人而翼翼,性見心明,

見色如見猛虎,得賢若得奇珍,富貴不淫,須知色則是

空,空是色;貧窮常樂,要識無能還有,有還無,家富

提攜親戚,心賢教化愚蒙,積無形之道德,鍊不老之精

神,身遠迷途,自得災消禍滅;心親正道,當能鬼服神

欽,發大慈心,救人救己,立宏善願,濟困濟貧,鍊道

成真,上報四重之恩,超凡證聖,下濟三塗之苦,仁德

為身至寶,慈悲作佛大綱,心同水月之清,照明破暗;

性若星辰之朗,達地通天;陰騭多修福蔭兒孫,善因

廣積,功超宗祖,濟僧佈道,自然緣結玄門,禮佛參禪,

得身登寶地。

 

參玄鍊道第二章

人為萬物之靈,須知學道,心作一身之主,要悟參玄,人

身寶貴,貴在知修,天性圓明,明於曉悟;常清常靜,自

能見我如來,不睹不聞,當得忘人色相;空四相而入虛無

,了三心以歸清淨;性命雙修,外功滿而內果圓,精神

鍊,大藥香而真丹結;鍊純陽之氣,氣化為神,燒不老之

丹,丹成作佛,情境俱忘,如癡如醉,心身齊定,若有若

無,磨慧劍以常鋒,斬除情慾;掃靈台而不垢,照現星辰

;在塵不帶六根之宅,出世無牽五蘊之羅;居皆福地洞天

,逍遙自在,行盡玄門道境,景象清幽,自此脫輪迴之路

,從茲出生死之門。

 

超凡入聖第三章

滾滾紅塵,埋沒許多俗子,滔滔濁浪,沉淪無數凡夫,萬

劫輪迴,未得返本還原,一身墜落,何能離塵出世,欲上

靈山,須知尋真放假;思歸道境,應識去妄存誠;覓先天

之大道,探無極之真銓。


一心清淨,掃情緣而不昧,五刪除,修性命以無窮;若

無智慧俱全,也得身心安泰,工夫造詣,自得名登仙籍,

玄妙修來,當能果證天宮,入大乘之法門;門開方便,行

中庸之聖道,道啟康莊,度眾生於苦海,出萬劫之迷途,

慈悲常抱,濟死超生,功德長存,匹天配地,樂得靈山之

樂,閒來淨土之閒。

 

還原返本第四章

道存日用倫常,不存道,無以修禪,悟時明心性,能悟禪

自可得天道,益謙得謙,自然受益。


人情害滿,持滿,當有招害,去貪婪之意,無得無嗔,戒

執著之心,不迷不昧,心存平等,時時度量從容,性復圓

明,在在精神舒泰不因財物以迷心,弗為情緣而亂志。


失足便成千古之恨,回頭自是三生之幸;生存世上,須早

修真學道,住在人間,勿遲窮理盡心。


靜神之法,試觀水停雲,養氣之功,還看靈龜野鶴,效

以守神守氣,同而忘相忘機;身雖在塵,而塵不染,心可

超俗,而俗無侵;精氣神三元鎮固,身心意百垢肅清;上

察鳶飛戾天,精神活潑,下觀魚躍於淵,靈性逍遙。二氣

調和,身內陰陽常合,一靈自在,心中智慧無離,色相皆

空,自見如來本性,情緣盡了,可回自在靈山。

 

出迷入悟第五章

苦海茫茫,勸爾回頭是岸,迷途渺渺,憑誰縮足抽身。電

光石火之中,滄桑幾變,曉露春霜之內,歲月輒更,生死

關門,何人脫出輪迴路徑,幾個離開,大道不修,千生受

劫。


玄門無入,萬世流浪,欲要出迷入悟,須將心性修持,倘

希脫俗超凡,應把塵緣斬斷,放假身而鍊法身,存真性以

修天性,門入希夷,無睹聞於聲色,道通玄妙,得自在以

逍遙,一靈存乎太宇,萬物渺如微塵,須覺色身是幻,心

悟真空,莫迷濁世為宜,志修大道。